打造專屬于鍋爐人自己的“鍋爐大百科”,致力于打造全方位鍋爐知識平臺
(1)在低溫段過熱器入口;
(2)在高溫段過熱器出口;
(3)在低溫段和高溫段過熱器之間。
(一)減溫器在低溫過熱器入口
優點:汽輪機及高低溫段過熱器均在其保護之下,不會過熱。蒸汽在減溫器內的溫度,始終等于汽包壓力下的飽和溫度,不但減溫器的溫度均勻,而且溫度波動幅度很小,工作條件較好,不易損壞或泄漏。
缺點:減溫器內產生的凝結水,在進入過熱器管時會因分配不均而產生蒸汽溫度偏差。減溫器離集汽聯箱太遠,中間有大量的金屬受熱面,汽溫調整時滯大,容易因過調而造成汽溫較大幅度的波動。由于高壓爐的飽和汽溫較高,低溫段過熱器和高溫段過熱器都有過熱危險而需要保護,所以高壓爐采用較多。由于調溫時滯大,近年來已很少采用。
(二)減溫器在高溫段過熱器出口
優點:由于減溫器后沒有過熱器,汽溫調整快,時滯小。對滿足汽輪機進汽溫度要求和保護集汽聯箱以后的汽輪機、管道及管道附件的安全是有利的。
缺點:高溫段過熱器和低溫段過熱器均在減溫器之前,當蒸汽超溫時,高溫段過熱器和低溫段過熱器不能得到減溫器的保護。因此,只適用于汽溫較低、過熱器沒有過熱危險的低壓鍋爐。
(三)減溫器在低溫段過熱器和高溫段過熱器之間綜合了1、2兩種減溫器安裝位置的
優點,即汽溫調整較快,高溫段過熱器可以得到保護,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缺點。由于中壓爐飽和汽溫較低,為256℃,低溫段過熱器一般不會有過熱的危險,可以不要減溫器保護。因此,中壓爐廣泛采用這種布置方式。隨著鍋爐容量的增大,單一布置減溫器的調溫方式,往往不能滿足使用要求。大容量高壓和超高壓鍋爐常安裝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減溫器,以滿足迅速調整汽溫和保護設備的要求。即在低溫段過熱器入口或出口和高溫段過熱器出口各裝一套減溫器。這樣高溫段過熱器和低溫段過熱器均可得到保護,汽溫調整也非常迅速。有再熱系統的大型鍋爐,為了調整再熱汽溫,保護再熱器和汽輪機的中壓缸,在再熱器的入口也裝有減溫器。
相關文章
歡迎填寫以下表格,完善您的產品需求、聯系方式、設備使用地等信息,我們將快速反饋您的購買咨詢。您還可以通過在線咨詢,電子郵箱和電話與我們聯系,我們的客戶服務團隊將進一步為您提供優質服務。